前阵子,家住台江的毕赛端,在福建省血液中心,又捐献了一次单采血小板,这是她的第32次献血。
“60后”的毕赛端出生在连江,深耕建筑与文化行业,她乐于献爱心,曾获过“台江好人”称号,毕赛端笑称自己是,“大龄的无偿献血者”,希望能献到60岁。
“怕针女士”的首献:就当蚊子叮一口
毕赛端今年56岁,在她的手机里保存着,每一次献血的记录,2023年6月14日,是她第一次献血时间,“在世界献血者日这天第一次献血,我想这是人生难忘的体验”,毕赛端告诉记者,幼年时,她看到爷爷带领村里的乡亲修路、打井,出钱出力,小小的她,心里便种下了助人的种子。所以当看到身边的好友积极进行无偿献血时,这颗种子破土发芽。
“之前一直怕,就盼着有人陪着,这想法在心里来来回回折腾了好久。”提起一开始的害怕,毕赛端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她还记得在2021年8月,她鼓起勇气第一次踏进献血屋,却因为前几天吃了药被拒绝。“当时可失落了,就像准备了好久的考试,突然没了资格。”毕赛端回忆道。
“国家提倡献血年龄为,18周岁至55周岁,既往无献血不良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我都快超龄了,怕归怕,献还是要献的,不然就没机会了。”
2023年6月14日,毕赛端再次来到献血屋,不料由于心情激动,血压超出了一些,毕赛端眼里泛起了失望。见状,护士耐心安慰她,让她先坐着休息,过了一会,血压果然恢复正常,她这才松了口气。
真正要献血时,看到那针头,毕赛端又慌了神,“看到针我一下子又开始心慌,我一咬牙,扭头一闭眼,就当被蚊子叮了一口,献了300毫升全血,这一天我已经想了好久了,感觉梦想成真。”
毕赛端还记得那天的心情,高兴又感慨,为此她特意发了条朋友圈纪念:“期待过、盼望过、准备过、终于在规定年龄内付诸行动,得偿所愿,既高兴也激动,致敬世界献血者日!”
为帮更多人 选择捐献血小板
从2023年开始,毕赛端开启了“热血之旅”,每次一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延续了他人的生命时,她的心中总是欣慰,“平凡人做平凡事,也许你就是那个,能为他人带来希望的人”,“和好多年轻人比,我年纪是大了些,所以我希望能尽量多献一点血,尽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温暖更多人”,在了解到临床治疗需要血小板后,毕赛端做了一个决定,每月捐献两次血小板。
毕赛端告诉记者:她从2023年到今天,实际捐献次数31次,其中全血一次300ml,成分血30次。
毕赛端家住台江区新港街道,每次前往省血液中心都要坐半小时的公交,一来一回加上献血,两三个小时就过了。为了不跑空,她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健康生活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的负责。用我自身经历来说,献血后,更爱惜身体,规律作息,健康饮食,身体比原来感觉更好了。”
常有人问她,频繁献血的动力是啥,毕赛端总会认真地说,帮助他人,幸福自己,“在我创业过程中,有许多人的无私帮助,我才得以克服重重难关,现在我就想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毕赛端告诉记者,在献血的时候,她看到有一位七旬的志愿者,家住晋安区仍然坐着公交、地铁来到献血屋当志愿者,这更坚定了她坚持献血的决心。“人家年纪那么大还在为公益出力,我有什么理由放弃?”
“你献出的每一份血,都有可能改变另一个人的命运”,近年来,毕赛端不仅在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间,宣传无偿献血的意义,还积极组织爱心团体参与献血,“只要身体允许,我希望能献到60岁”
记者:林舒颖 叶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