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

身着警服,永远做人民的热血守护者!丨闽都热血


2001年,献血车旁大队长一句“军装和警服的意义就是永远做人民的热血守护者”的动员点燃了年轻警官吴志敏的热血初心他第一次伸出臂膀谁曾想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竟会延续25年跨越军装到警服的更迭最终汇成9400毫升的炽热长河

图片1.jpg

吴志敏

“作为一名转业军人、人民警察,要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融入我们血脉。”这位“70后”福州市公安局审计室主任说,每一次挽袖,都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初心的践行!

图片2.jpg

吴志敏参与无偿献血

特殊的“军功章”

福州市公安局办公楼里,吴志敏看着自己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奖状,和一本本献血证,就像凝视一枚枚特殊的“军功章”。

图片3.jpg

吴志敏展示参与无偿献血收到的荣誉证书

回忆第一次献血,还是在当兵的时候,那是2001年,泉州市中心血站到其所在部队采集血液,当时大队长鼓励年轻人在有条件、有能力的时候,献血给最需要的人。他的一句“军装和警服的意义,就是永远做人民的热血守护者”,轻轻落在了吴志敏的心上,却刻下永久的记忆。吴志敏热血沸腾踏上了献血车,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献血。

图片4.jpg

老兵风采

“献血的过程比想象中轻松容易,反而战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吴志敏回忆,隔壁通信班一女兵怕针怕血,见到采血针时已抖得像拉响警报的警铃,死死攥着战友的手,却坚持要献血。

“我至今记得她献血的‘战术动作’:整个人蜷在采血椅里,把脸埋在战友肩膀上,嘴里不停念叨‘别让我看见血’,迷彩裤下的作战靴‘咔嗒咔嗒’地打拍子。当护士拔出采血针头后,她睫毛上还挂着泪珠,嘴角却已经翘了起来,笑靥如花地说‘班长,原来献血比第一次实弹射击容易多啦!’”吴志敏说。那一刻,他觉得,战友袖口沾着碘伏的迷彩服,比所有勋章都耀眼。也就是那一次献血后,吴志敏把无偿献血当做了自己的日常。

把献血日期记在日历上

“坚持献血并不需要豪言壮语,只需要一颗平凡而坚定的心”,吴志敏说,每次想到自己的血液能挽救生命,就觉得这件事值得一直做下去。

图片5.jpg

吴志敏与同事们在一起工作

作为警察工作繁忙,吴志敏常常会忘记献血时间,于是,这几年来他养成习惯,把献血日期记在日历上,像完成重要任务一样准时赴约——坚持每6个月献血1次,雷打不动。献血的日子常常会选择八一建军节,他笑说,这是老兵的仪式感。

“警务工作对体能要求高,反而促使我保持健康作息,每次血液检测总能达标。”他骄傲地说,近年几次公安体能测试都很优秀,每回护士问捐献多少,他总是信心满满开玩笑说“随便抽”。

图片6.jpg

吴志敏收藏的无偿献血证

吴志敏告诉记者,警察的职责是守护生命,献血也是一种守护。作为军人时,保家卫国是使命;成为警察后,守护群众是职责;而献血,是另一种形式的“守护”——它不需要惊天动地,但每一滴血都可能成为别人生命的曙光。他还常把献血比喻成“社会治安联防”——每个人出一份力,关键时刻就能救人于危难。

图片7.jpg

吴志敏获得过许多荣誉

提到这25年献血经历,吴志敏云淡风轻,形容为“风平浪静”,吴志敏说,26次献血,不过是把“能帮就帮”变成了生活习惯,“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献下去,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更多平凡人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