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二月是福建省首个无偿献血宣传月,为提高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和接受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动中来,发起【我的热血故事】征集活动。
几十年的坚守与付出,只为给更多人带来生的希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热血故事】第三期,献血者的热血和付出
无青春不热血
刘有福是福建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缘起少年时,一次上网时的献血公益海报“血液,赠与生命的礼物”,让他想参与无偿献血的念头在内心生根发芽。
2020年11月份,学校组织了一场献血活动,让青春年少的刘有福终于有机会参与献血。第一次献血,他既紧张又兴奋。在护士姐姐温柔地操作下,400毫升第一次献血结束,当时护士姐姐告诉他半年之后才能参与第二次献血。
时隔半年,2021年5月份,刘有福开始了解到无偿捐献血小板,捐献血小板间隔时间是两个星期,记得第一次捐献血小板是1.8治疗量。至此,他开始了大学四年的献血生涯。在学习生活当中,有空之余,在学校,他就坐公交到福建省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在家乡,他就坐公交到泉州市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
在2023年7月1日,当时正在捐献血小板的刘有福,填写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登记表》采血并留样血液。
截至目前为止,刘有福已累计献血22次,捐献全血1600毫升,捐献血小板34.8治疗量。
正值青春的刘有福,认为献血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无偿献血不仅能拯救他人的生命而且还能弘扬奉献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希望自己能够将无偿献血这件事一直坚持下去。
作者:福建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刘有福
默默献血,书写精彩人生
陈竞红是国家税务总局泉州市税务局稽查局的一名驾驶员,也是泉州市第七届道德模范候选人。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他坚持无偿献血二十三年。
在这23年里,陈竞红捐献全血10次,共2600毫升,捐献血小板160次,共315治疗量。2008年至今,陈竞红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1次、银奖2次、金奖4次,并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并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记得在2000年4月,那是陈竞红第一次参加单位组织的“党建活动”,O型血的他看到宣传手册上的标语——“捐献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感受到了荣光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此便坚定了持续献血的决心。在他看来,献血是为了救人,不是为了岀名,因此,这些献血的经历,他从未向身边的亲友说起过。直到2015年,媒体记者来到税务局采访时,默默坚守15年的献血事迹才被大家知晓。
这么多年来,陈竞红的爱心举动不仅得到单位同事的肯定,朋友、家人也纷纷点赞。在陈竞红的影响下,他的两位孩子今年也参加献血活动。他希望能够继续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奉献爱心和热血,传递热血正能量。
作者:福建泉州 陈竞红
大医精诚,大爱无垠
日常工作中,她身穿白衣,履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当血库告急时,她率先挽起袖子,用热血去挽救更多人。
宋雯是三明市第一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也是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作为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党员,她说:“我为自己是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而感到骄傲!”
宋雯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后来,她进入临床实习,轮转到血液科时,在病房里看到了许许多多的血液病患者,对于他们来说一袋血小板就可以挽救他们的生命。于是从2005年1月20日开始捐献血小板。
大学毕业后,她进入三明市第一医院妇产科工作。此时,她发现原来妇产科的病人对血液的需求也很大。“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发现抢救的产妇输的血小板是我捐献的。”宋雯说,以前的血袋上标有献血者的名字。看着病人在及时输血后转危为安,那时她深感震动,再真切不过地体会到“我捐献的血液可以救人”。
此后,她坚持每年至少献血一次。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持续了21个年头,共捐献全血3600毫升,单采血小板51.3治疗量,先后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称号。
一张张献血证的背后,印刻着的正是她的医者仁心。
作者:福建三明 宋雯
爱心的循环,从你我开始,加入无偿献血行列,让爱无限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