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2日

我的热血故事 | 播撒希望,让爱传递



今年十二月是福建省首个无偿献血宣传月,为提高公众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和接受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的行动中来,发起【我的热血故事】征集活动。

播撒希望,让爱传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热血故事】第二期,献血者是如何怀抱初心,坚定自己的爱心之路。

微信图片_20231215182025.png

因为职业、因为爱

汤辉是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生活中,他是一名普通党员、一名退役军人。

1998年,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他,在福州总医院血液科进修学习,亲眼目睹了那些白血病患儿因为无法及时输血导致生命渐渐地枯萎。当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孩子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汤辉决定为他们献出自己的热血。

20多年来,献血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成为一种不需要刻意想起也会默默去做的习惯。他先后在福建、湖南、广东等地血站中心及军队系统捐献全血及血小板共70次,献血总量为1.4万毫升,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奖、金奖。除因特殊原因无法献血外,从未中断过这一征途,那一本本献血证如同“打卡”般整齐。

多年来,汤辉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人,身边战友、同事纷纷参与到无偿献血中。今年还有一名同事也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

“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献血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不仅能帮助有需要的人,也对自己健康有益,这样利己利人的事,何乐而不为呢。”汤辉表示。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爱心、传递正能量,每次看到血液中心发来采用的短信,心里就高兴了。”汤辉说,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能够帮助他人,挽救生命,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

作者:福建福州 汤辉

 

嘉庚故里盛开献血之花

几年前,梁灏楠看了很多医疗纪录片,看到有的人因为尘肺病、尿毒症,在医院苦苦挣扎。这些病患希望在未来的一天有合适自己配型的器官出现,得以拯救,这不仅是拯救了他们自己,更是拯救了他们的家庭。在看完后,梁灏楠心里百感交集,毅然决然地签署了人体器官捐赠协议。

2022年的一天,梁灏楠经过老家中心血站时候,进去了解了献血知识,并开始思考,自己死后捐献器官,那为什么生前不去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呢?所以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同年,他升学来到了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并且光荣的成为了学校陈嘉庚纪念馆讲解服务队的一员。在每次讲解时候,嘉庚先生的“嘉庚精神”像一股清泉涌入他的心中,而“诚毅”品格像一个标杆时刻树立在他心前。

梁灏楠在厦门学习期间也了解到了血小板的捐献,并决定要像嘉庚先生那样,“大而一国之政体,小而一身之衣服”为他人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奉献,截止至2023年十二月底为止,梁灏楠累计献血达29次,献血总量为1.16万毫升。他表示将在无偿献血的路上继续行走,为国为家为人民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作者:厦门嘉庚学院 梁灏楠

 

用执念坚持善举

曾明义谈起第一次献血,有些感慨。那是偶然一次路过爱心献血屋,他带着一丝冲动和好奇走了进去。在护士耐心介绍献血常识和注意事项后,便开始了第一次献血......

大学开始,像带着一份执念,原本默默无闻的曾明义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尝试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也开始坚持无偿献血,并成为了无偿献血志愿者、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等。

大学毕业后,曾明义一如既往地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公益活动,也慢慢从参与到策划,多次在单位成功开展献血知识宣传、旧衣旧物捐赠、无偿献血等活动,号召动员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而在公益的道路上,他结识了来自各行各业同样热心善良的大哥大姐们,在帮助他人、践行社会责任和实现人生价值中,自己也获得了治愈和成长,变得自律和开朗。

七年的公益生涯,曾明义参与志愿服务时长累计400余小时,参与无偿献血65次,累计献血量为1.98万毫升,先后获得了漳州市二星级红十字志愿者” “中国红十字会献血服务奖一星奖” “中国红十字会献血服务奖二星奖”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等荣誉。这些荣誉是勉励也是鞭策,曾明义会继续做力所能及的事,播撒希望,让爱传递。

作者:福建漳州 曾明义

爱心的循环,从你我开始,加入无偿献血行列,让爱无限传递。